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47节 (第3/4页)
的儿子,怎么能够为了求一条活路而被狱吏侮辱!我愿意自焚以证清白!” ??八月,齐王朱博被控谋反,废为庶人,全家圈禁凤阳。 ??就这样,建文帝继位三个月,就一口气削了六个皇叔,还将一个公主降级为郡主。 ??一切都那么的顺利,没有一个藩王敢出兵反抗——湘王只是自焚抗议,也不敢明刀明枪的对抗朝廷军队,藩地也没有出大的乱子,而且在将庆阳公主降为庆成郡主之后,皇室成员无人敢再拿出“高祖皇帝”、或者辈分来压建文帝了。 ??这个世界终于清静了。 ??建文帝尝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带来的快感,简直欲罢不能,是的,有了皇权在手,做什么都不成问题。 ??这就是天子,近乎于神灵,能心想事成,难怪都想当皇帝。建文帝挥舞着皇权这炳四十米的大刀,所向披靡,一时有些飘。 ??当皇帝其实不像皇爷爷说的那么难嘛…… ??建文帝并不知道、别人也不敢提醒他:刚刚上台就逼死皇叔一家人、圈禁五个皇叔、把好好的公主姑妈降级为郡主,这几乎让所有的皇族对建文帝心生畏惧,人人自危。 ??这个乳臭未干的侄儿太可怕了——先帝无论在前朝和后宫进行多么残酷的大清洗,几乎把一半公主们变成了寡妇,但是没有动过有老朱家血脉的人啊! ??你这小子刀子不对着外人,只往自家人身上乱戳,是不是傻?是不是觉得我们都必须服你,只能接受任你宰割这个现状? ??你以为我们就没有其他选择了? ??沉默,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。 ??从庆成郡主开始,皇室那些被迫选择沉默的成员们陆续收到了来自燕王的橄榄枝——自然是纪纲通过昔日锦衣卫暗探们送出去的。 ??接还是不接?皇室成员们各有选择,但是都很默契的没有把燕王暗地的小动作捅出去。 ??建文帝削藩有了成果,胡善围在宫中也略有小成。海棠给她捎来追随范尚宫上吊自尽的王典正的遗书,从字面上看,遗书毫无破绽,但是胡善围太了解范尚宫为人了,同为受范尚宫知遇之恩,一手提拔点拨的女官,王典正和胡善围有些相似。 ??但是,范尚宫这个人习惯甩锅,把别人推出顶缸,她培养人才,绝对不是无私奉献。她施加的恩,背后其实有条件的,她是个再寻常不过的官员,为了保住地位而使出各种手段。 ??遇到这种上司,有出头的机会,也会遇到危险,危险和机会并存。就像胡善围在范尚宫手下做事时,无论是修书、印书、赐书、还是出差去西安秦王府调查刘司言之死,都是范尚宫明知危险,也毫不手软推她去做。 ??所以,范尚宫的手下会感恩给自己机会,但是为她而自尽殉葬,这几乎不可能。 ??所以,这份悲伤凄凉、宣称要追随旧上司范尚宫而去的遗书就很可疑了。 ??但是海棠信誓旦旦的说,“我对比过王典正平时的字迹和遗书,确认是她亲笔所写,不是仿造。” ??胡善围不以为然,“自己动手写,也未必出自自愿,如果有人用刀架在脖子上,你写还是不写?” ??海棠说道:“可是王典正悬梁自尽那夜,周围邻居都没有听见有争吵或者斗殴的动静,风平浪静的。” ??胡善围想着最近的线索,突然脑子一亮,“你觉不觉得王典正之死和三年前某个宫人特别相似?” ??自戕是重罪,最近几年自戕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,海棠想了想,立刻说道:“以前东宫的抱琴?散布胡尚宫和当时锦衣卫副指挥使纪纲有染的那个宫女?” ??胡善围点头,“是她,同样神不知鬼不觉的上吊、留下遗书,解释来龙去脉,这一切不可能只是巧合。” ??当年抱琴是皇太孙宫的宫女,也是东宫太子妃吕氏的眼线,由于她把皇太孙和胡善围的话泄露给太子妃,被皇太孙打发到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