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零八碗 黑云压城城欲摧 (第1/3页)
??一线曙光穿透层层黑幕,照射在幽州城上,黑夜已经过去,黎明即将来临。幽州城外,十里连营。南府军的骑兵早早的从营帐里钻了出来,收拾行装,喂食战马。一望远际的军营里,忙碌起来。 ??士卒们全副武装,有条不紊的做着临行前的装备。威武的将军跨着骏马,在连营里来回奔走,指挥若定。这十万幽云儿郎,马上就要离开家乡,赶往京城。国家多事之秋,这一去,前途未明。但宝国公军令如山,谁敢违抗? ??守卫城门的士卒,按时辰打开了城门,无数幽云老百姓蜂拥而出,扶老携幼。他们中,有此从昨天夜里就赶到幽州,露宿街头,为了的就是送别自己的亲人。带上一包衣装,揣上几个鸡蛋,家境贫寒的,包上一捧故乡的泥土。希望幽云儿郎,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。 ??十万南府铁骑,集结待命。军容整齐,衣甲鲜明,获得上峰同意后,老百姓涌入军营,寻找着自己的丈夫,儿子,父亲。离别的忧愁,总是让人感伤的。年迈的父亲拉着自己独子的手,替他擦拭着铠甲,整理着头盔。从怀里掏出一面白旗,上面却是分外醒目的一个“死”字。 ??“儿啊,跟着宝国公好好干,爹老了,不能为国尽忠了,这面死字旗你带在身边,伤时拭血,死后裹身,精忠报国,永志勿忘!”老父将旗子递给儿子,瞬间,老泪纵横。 ??白发苍苍的老母,提着一篮子鸡蛋,不住的往自己儿子怀里揣,同时也分给他旁边袍泽战友。或许她没有读过书,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,只会一个劲儿的说:“孩子们,宝国公是好人啊,凡是家中有服役的,都按人头给了五两银子,去吧,不要挂念娘。” ??年轻的妇人,抱着刚刚断奶的幼子,默默的替丈夫打点着行装,或许他们才刚成亲不久,小两口都没有多说话。但妇人怀中的小家伙,瞪着亮晶晶的大眼,小手不住向父亲手里的骑兵大枪抓去。或许他长大了,也会成为王钰麾下一员猛将。但作父亲的,更希望他长大之后,大宋国泰民安,再无战事…… ??“太子太保,宝国公,骑帅府都指挥使,王钰到!”一声洪亮的吼声传来。万人瞩目,全副披挂,宝马银枪的王钰率幽云骑军司大小官员,出城而来。百姓们跪拜在地,王大人这一走,幽云十六州何人镇守? ??一名衣衫褴褛的老妇,拄着拐杖,步履蹒跚的走到王钰马前,想要下跪,却被王钰制止。她拉着王钰的战马,话未出口,两行热泪先自流下了,她想起了战死沙场的儿子。 ??“老人家,你的儿子是为救我而死,我王钰这一辈子也忘不了。您多保重,总有一天,我王钰会回来的。”宦海沉浮,仕途凶险,王钰已经学会了喜形不露于色,可面对老年丧子的母亲,哪怕是铁石心肠,也会感伤不已。他认识这位老母亲,她唯一的儿子,就是当年隐空山大战时,为了保护自己,而被辽军杀害的小鬼。可怜他到死,也没能说出自己的名字。 ??老妇闻言,失声痛哭:“儿啊,宝国公没有忘记你啊……” ??将令飞传,十万铁骑,踏上回京之路。震天的哭声,突然响起,百姓们扶老携幼,追赶着前进中的南府骑兵。王钰的马头上,被百姓们挂上一个花环,那是幽云特产的山菊。幽云十六州的老百姓,希望王钰有一天,还能回来。 ??当十万南府军渐渐消失在天际时,初升的朝阳,已将万丈霞光,洒遍了幽云的角落。 ??大宋宣和七年六月,王钰率十万南府军赶往京城。所到之处,约束士卒,秋毫无犯。百姓壶浆相迎,焚香遮道,欢迎南府军。七月,南府军赶到京城地界,于汴京城外,十里扎营。决定王钰命运的时刻,终于来临了。 ??“李公公,陛下今日病情如何?”八贤王急步踏上春暖阁的台阶,见李吉在此把守,上前问道。 ??李吉见是八贤王,微微欠身,回答道:“回王爷的话,圣上一夜未眠,一直在看那副画。” ??八贤王听罢,微微颔首,便向里面走去。他是持锏亲王,又是皇帝的叔叔,自然不必通报。踏进春暖阁,八贤王举目四望,只见南面书安前,赵佶正披着龙袍,抬头望着一副画。那是他的得意之作,《隆中对》,画的是三国时,刘备三顾茅庐,于诸葛亮草庐中,纵论天下大事的情景。 ??“陛下。”八贤王立于赵佶身后,低声叫道。 ??“王钰回来了?”赵佶没有转身,仍旧目不转睛的盯着墙壁上那副《隆中对》。 ??“回陛下,是的,王钰率南府军在城外十里扎下营寨,等候陛下召见。”八贤王回答道。赵佶听罢,未作回应,他的注意力似乎完全放在那副画上。八贤王等了好大一阵,不见天子指示,只得